暫未查詢到工商信息
企業(yè)特殊行業(yè)經營資質信息公示
技術參數(shù)
1概述
本艇為一艘 12.7 米單體鋁合金執(zhí)法艇,采用雙機雙噴泵,單層甲板設計,適航于沿海航區(qū),作為12.7 米執(zhí)法艇作戰(zhàn)系統(tǒng)的搭載發(fā)射平臺,接收來自指控系統(tǒng)的控制指令,配合作戰(zhàn)系統(tǒng)完成作戰(zhàn)任務。
2主要技術參數(shù)要求
船型:雙主機、雙噴泵、鋁合金單體V型艇船長:12.76m
型 寬:3.9m
型 深:1.8m
空船重量:7.2t(暫定)設計吃水:0.7m(暫定)滿載排水量:約12.0t
發(fā)動機:美國Cummins原裝發(fā)動機,QSB 67,額定功率550HP噴水推進器:AlamarinAJ-340
結構材質:艇體外板、甲板采用船用鋁合金5083 H116型材采用6082 T6航速:靜水中,不小于航速36節(jié)定 員:4人
航 區(qū):沿海航區(qū)
續(xù)航 力:不小于800公里
適航性:4級海況及以下可正常工作,5級海況可安全航行 RCS均值:<50㎡,具有雷達紅外低可探測性
防穿射:在300米射擊距離,能防12.7mm機槍射穿,僅進行設計論證(油箱)
3設計及建造標準要求
本艇不進行第三方檢驗,但其設計及建造質量參考中國海事局《沿海小型船舶檢驗技術規(guī)則》(2016)、中國船級社(CSS)《執(zhí)法水面艇檢驗指南》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中國造船質量標準》(CSQS)或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IACS)成員類同的相關船舶建造技術法規(guī)、規(guī)范及建造標準的規(guī)定。
4艇體及上層建筑
4.1船體結構
本艇采用全焊接式鋁合金單體結構,主要分成艇體及甲板室兩部分,艇體及甲板室皆采用船用5083H116鋁合金構造,型材可采用6082 T6鋁合金材質,主要構件應向前后盡量延伸,以保持結構的連續(xù)性,甲板室與船體接合處應考慮其上下的連續(xù)性,以避免應力集中和振動,結構上無法連續(xù)處應以漸減、腹板等方式進行改進,避免斷面急劇變化,船上所有鋼材與鋁材銜接面適當隔離,以防止發(fā)生電蝕作用,各艙非水密之結構應設有過水孔,以保證艙內之污油水能集中于低位處。主甲板采用梁拱設計,主甲板上各開口角隅應為圓弧狀,甲板機械與系泊設備所在位置適當加強,甲板室頂部在桅桿、探照燈、雷達等設備的位置作適當加強。
4.2建造工藝
本艇采用整體正造法進行艇體建造,主體和上層建筑分別建造,然后進行整體搭載。
4.3艇的布置
在艇體主甲板下,由水密橫向隔艙壁劃分成各水密艙(包括船尖艙、駕駛室/空艙、燃油箱艙、機艙),其中燃油箱采用鋁合金制造,以獨立柜的形式設置于燃油箱艙內,主甲板上設下沉式駕駛室,通過位于駕駛室后部的小型風雨密門進入,并設置上下用的直梯。
主甲板左右舷機艙位置,設有兩個水密可拆式平置大型艙口蓋,以不銹鋼螺栓固定,可供機艙大型設備吊運或檢修,相關位置確保沒有主要電纜及管路的敷設,以避免進行吊運大型設備進出機艙時拆裝大量電纜及管路,且全船管路布置以易于拆裝維修的方式進行設計。
本艇的艙室、設備、舾裝件等布置位置及配置參考相關船舶建造技術法規(guī)、規(guī)范及建造標準規(guī)定。
4.4護舷
本艇周邊設有充足且合適的橡膠護舷材,護舷上端與主甲板邊緣平齊,護舷材質堅固、耐用、耐磨損及便于拆裝維修,護舷安裝緊固件以不銹鋼或船用鋁合金制造。
4.5桅桿及雷達架
桅桿設置在駕駛室頂上,以船用鋁合金制造,并裝有信號燈具及避雷針。雷達架設置于駕駛室后部,以船用鋁合金制造,并裝有通信導航天線等設備。(雷達架上設備由甲方提供)
4.6門、窗及艙蓋
駕駛室后方設有小型風雨密門,采用聯(lián)動單柄式開關把手,并設有門鎖,并配合艇身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