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左脅侍菩薩是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右脅侍菩薩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合稱釋迦三尊。在華嚴(yán)經(jīng)中,文殊菩薩以智、普賢菩薩以行輔佐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密宗言大日如來)。故"釋迦三尊"又被稱為"華嚴(yán)三圣"。
1、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凈,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shí)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shí)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
2、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故稱普;斷道之后,鄰于極圣,故稱賢。
3、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于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于毗盧遮那佛之右。轉(zhuǎn)之則右為智,左為理時(shí),顯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