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文殊和普賢是兩兄弟,普賢是兄,文殊是弟,都是天臺人,年青時(shí),他們出家修行。一天他倆見到一個(gè)叫蘭香的新寡婦帶著三個(gè)兒女,生活十分貧困,文殊動了惻隱之心,決心留下來幫助這戶窮苦人家,普賢感到吃驚,但還是依從了弟弟。一晃過去十五年,由于文殊的辛勤勞動,蘭香一家得到溫飽,小孩也長大成人。于是文殊告辭了蘭香一家,進(jìn)山找可可。一天,來到"清凈寺",只見大門上貼著一副對聯(lián),上寫:吃得深山苦中苦,方成大千仙上仙。文殊知道是哥哥普賢寫的,便淡淡一笑,因?yàn)閷β?lián)中看出哥哥的私心未絕,于是他有意試探。文殊化作一個(gè)如花似玉的女子,要求普賢能讓他在寺中留宿。普賢先是不肯,后來見姑娘膽小,就讓他住處自己禪房,而自己挾了一床被睡在廊下,文殊見哥哥未動心,心中一樂。第二天他又試。趁著洗臉,摘下手指上金戒指,故意放在禪房中,不告而別。普賢見到戒指,心中一喜,不見小女子身影,就將戒指放在衣袋里。不一會,小女子回來找,普賢推說未見,小女子也不多說,提起筆來在房門上寫下幾行字:
文殊試普賢,麥稈戒指不值錢,你若要成仙,重修十八年。普賢忙從口袋里拿出戒指一看,真是麥稈做的,懊悔莫及,怪自己心地沒有弟弟文殊正大。
文殊聰明過人,佛經(jīng)中曾講:文殊乃是七佛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