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彈性特性是波紋管及其它彈性元件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儀器儀表和測量裝置中使用的彈性元件,在設計時一般總是力求使元件的輸出量與被測參數(載荷)之間呈線性關系。這樣可以采用較簡單的傳動放大機構實現儀表的等分刻度。
編輯本段剛度、公稱剛度和剛度允差剛度 使金屬波紋管或其它彈性元件產生單位位移所需要的載荷值稱為元件的剛度,一般用“K”表示。如果元件的彈性特性是非線性的,則剛度不再是常數,而是隨著載荷的增大發(fā)生變化。公稱剛度 彈性元件設計計算時給出的剛度稱為公稱(或額定)剛度.它與元件的實測剛度有誤差,特別是具有非線性彈性特性的彈性元件。公稱剛度代表的是曲線上哪一點的剛度,則要仔細考慮。一般來講,公稱剛度**不要直接采用設計計算值,而是應該用產品原型經過測試后的修正值。剛度允差 對一批彈性元件測試時剛度允許的分散范圍。對同批彈性元件,每一個元件的剛度均不盡相同,有一個分散范圍。為了保證元件的使用性能,就必須對剛度分散范圍有一個限定。對彈性敏感元件,其剛度允差要求限定在公稱值的+/-5%以內;一般工程用的波紋管類彈性元件,剛度允差可限定在+/-50%之內。靈敏度 金屬波紋管及其它彈性元件承受單位載荷時所產件的位侈量稱為元件的靈敏度。剛度和靈敏度是波紋管及其它彈性元件的主要功能參數,但它們又是同一使用特性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對于不同的場合,為便于分析問題,可采用其中任何一種參數。有效面積 對于實現壓力一力或力一壓力轉換的彈性元件,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指標是有效面積。有效面積是指彈性元件在單位壓力作用下,當其位移為零時所能轉換成集中力的大小。使用壽命 彈性元件下作時有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在一定的載荷和位移情況下工作,并保持載荷、位移始終不變或很少變化,稱為靜態(tài)工作;另一種使用情況是載荷和位移不斷周期往復交替變化.元件處于循環(huán)工作狀態(tài)。由于工作狀態(tài)的不同,元件損壞或失效的模式也不同。儀表彈性敏感元件工作在彈性范圍內,基本上處于靜態(tài)工作狀態(tài),使用壽命很長,一般達到數萬次到數十萬次。工程中應用的波紋管類組件,有時工作在彈塑性范圍或交變應力狀態(tài),壽命只有成百上干次。元件在循環(huán)工作時必須給定許用工作壽命,規(guī)定循環(huán)次數、時間和頻率。
彈性元件的額定壽命是元件設計時定出的預期使用壽命,要求在這段期間內元件不允許出現疲勞、損壞或失效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