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準備
安全防護
穿戴防護裝備:手套、護目鏡、防滑鞋。
關閉系統(tǒng)電源和水源,排空管道內介質(水、蒸汽、油等),確保完全泄壓。
設置警示標志,隔離作業(yè)區(qū)域,防止誤操作。
工具準備
棘輪扳手、套筒扳手、螺絲刀、橡膠錘、平頭螺絲刀。
梯子、吊裝設備(如需拆卸大型換熱器)。
清潔工具(毛刷、壓縮空氣罐)、密封膠、備件清單。
記錄與標記
拍照記錄原始安裝狀態(tài),標注板片順序、管路連接位置。
標記螺栓松緊順序(按對角線逐步松開,避免受力不均)。
二、拆卸步驟注意事項
1. 松開夾緊裝置
逐步松開螺栓:按對角線順序依次松開夾緊螺栓(如液壓缸或螺桿式壓緊機構),避免板片錯位。
緩慢釋放壓力:若為液壓夾緊,需緩慢降壓至零后再完全松開。
2. 取出板片與密封墊
輕敲分離板片:用橡膠錘輕敲板片邊緣,使板片與側板脫離(避免暴力拆卸導致變形)。
取出密封墊:注意密封墊材質(橡膠、EPDM等),避免撕裂或殘留碎屑。
清理殘留物:用壓縮空氣或軟刷清除板片間的雜質(如銹渣、水垢)。
3. 檢查關鍵部件
板片檢查:觀察板片是否腐蝕、穿孔或變形,標記損壞位置。
密封性檢測:檢查墊片老化程度,確認是否需要更換。
管路接口:檢查法蘭、閥門是否泄漏或堵塞。
三、核心注意事項
避免暴力操作
板片較薄且易變形,禁止用撬棍硬撬或錘擊受力點。
若板片粘連嚴重,可加熱(如噴熱風)輔助分離,但需控制溫度以防密封墊老化。
防止介質污染
若拆卸時介質未完全排空,需佩戴防毒面具(如處理化工介質)。
避免異物掉入管道系統(tǒng),拆卸后徹底清理接口。
保護密封面
密封墊和板片接觸面需保持清潔,避免劃痕或油污。
重新安裝時,按原廠順序擺放板片,確保密封墊方向正確。
扭矩控制
重新緊固夾緊螺栓時,按對角線分階段均勻擰緊,避免局部應力集中。
扭矩需符合設備手冊要求(如液壓缸復位壓力)。
四、后續(xù)處理
清洗與檢查
測試板片和管路是否暢通,清洗殘留介質(可用化學藥劑或高壓水沖洗)。
檢查所有螺栓、螺母是否銹蝕,必要時更換。
維修或更換
更換損壞的板片、密封墊或密封膠。
若腐蝕嚴重,建議整體更換換熱器。
重新組裝
按反向順序裝回板片,確保密封墊位置正確。
試壓測試:緩慢加壓至工作壓力的1.5倍,觀察30分鐘無泄漏再投入使用。
五、特殊情況處理
高壓或高溫工況:需專業(yè)人員操作,拆卸前確認介質已完全冷卻并降壓至常壓。
腐蝕性介質:穿戴耐腐蝕防護裝備,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異響或泄漏排查:若拆卸后發(fā)現(xiàn)異常聲音或泄漏點,需進一步檢查板片間隙或支撐結構。
六、安全警示
操作不當可能導致介質噴濺、設備損壞或人身傷害!
若無經驗,建議聯(lián)系廠家或專業(yè)維修團隊操作。
定期維護可顯著延長板式換熱器壽命,減少突發(fā)故障風險。
通過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可高效、安全地完成板式換熱器拆卸任務,為后續(xù)檢修或更換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