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境內(nèi)有一座黃山,狀若銀龍。滿山漢白玉石潔白晶瑩,宜精雕細(xì)刻。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世代相傳的雕刻工藝,使曲陽成為我國有名的石雕之鄉(xiāng)。
曲陽石雕的歷史可追溯到漢朝。相傳在西漢時期,劉秀被王莽追殺到曲陽縣王臺北村南的山上,躲藏在草叢里。王莽放火燒山,想把劉秀燒死。劉秀的狗把周圍的草弄濕了,制止了烈火的蔓延,從而使劉秀得救,但狗卻累死了。后來劉秀打敗了王莽,找了當(dāng)?shù)厥袼嚾?,為狗建塔,以表昔日救命之恩。到了唐、宋時期,曲陽石雕逐漸發(fā)展,及至清朝,就有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盛名。在清朝末年巴拿馬舉行的世界石雕藝術(shù)賽會上,曲陽石雕曾獲得世界第二名。曲陽石雕有秀美雅致的效果,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以及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名勝古跡,古今人物等上百種傳統(tǒng)作品。河北省曲陽縣是漢白玉雕刻藝術(shù)的故鄉(xiāng)。曲陽大理石儲量大,質(zhì)地潔白晶瑩、經(jīng)久耐磨,是石雕的**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