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石膏沸騰爐設備介紹
、工作原理
石膏沸騰煅燒爐的床層狀態(tài)屬于的鼓泡床,因此將這種爐子形象地稱作“沸騰爐”。
沸騰爐外型為“長方體+棱臺體”結構,其中“棱臺體”部分是沸騰爐的活化風室,在這里加裝一塊氣體分布板,簡稱“布風板”,作用是在停止工作時支撐固體粉料不致漏粉,在工作時使氣流從底部均勻地進入床層;“長方體”部分是煅燒石膏粉的區(qū)間,內裝有大量的加熱管,管內的加熱介質可以是過熱蒸汽或導熱油,熱量通過管壁傳遞給管外處于流態(tài)化的石膏粉,使石膏粉脫水分解。在煅燒部分上部,裝有一個沉降室,氣體離開流化床時帶出來的少量粉塵,由沉降室收集后自動返回流化床,其余尾氣由脈沖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排入大氣。
正常工作時,從沸騰爐底部鼓入空氣,通過氣體分布板進入流化床 。鼓入的空氣不需要很多,稍稍超過臨界氣速,使床層實現流態(tài)化即可。此時淹沒在流化床中的加熱管向物料傳遞大量的熱量,使二水石膏粉達到脫水分解的溫度,二水石膏就在流化床中脫去結晶水并變?yōu)檎羝?,這些蒸汽與爐底鼓入的空氣混合在一起,通過床層向上運動。由于蒸汽量比鼓入的空氣量多得多,所以整個鼓泡床的流態(tài)化主要是靠石膏脫水形成的蒸汽來實現的。由于在流化床中粉料激烈的翻滾、混合,所以在整個流化床中各處的物料溫度和成分幾乎是一致的。連續(xù)投入的石膏粉,一進入床層,幾乎瞬間就與床層中大量熱粉料混合均勻,在熱粉料中迅速脫水分解。為了避免剛加入的生料未完成脫水過程就過早排出,設計時在爐子中加了一塊隔板,將流化床分成大小兩部分,兩部分底部是連通的。生石膏粉**入大的部分,在此脫掉大部分結晶水,然后通過下部的通道進入小的部分,在這里完成終的脫水過程,再由床層上部自動溢流出爐。
脫硫石膏的特性
脫硫石膏與天然石膏的相同點
水化動力學和凝結特征一致;
主要礦物相、轉化后的五種形態(tài)、七種變體物化性能一致,脫硫石膏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用于建筑材料和陶瓷模具;
)兩者均無放射性,不危害健康。
脫硫石膏與天然石膏的不同點
)原始物理狀態(tài)不一樣:天然石膏是粘合在一起的塊狀,而脫硫石膏以單獨的結晶顆粒存在;脫硫石膏雜質與石膏之間的易磨性相差較大,天然石膏經過粉磨后的粗顆粒多為雜質,而脫硫石膏其顆粒多的卻為石膏,細顆粒為雜質,其特征與天然石膏正好相反;
)顆粒大小與級配:煙氣脫硫石膏的顆粒大小較為平均其分布帶很窄,高細度(200目以上)、顆粒主要集中在30-60μm之間,級配遠遠差于天然石膏磨細后的石膏粉。因此,現有的以天然石膏為原料的熟石膏的煅燒設備和生產工藝并不能完全照搬,要采用針對化學石膏設計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比如,脫硫石膏不適合流態(tài)化煅燒設備,因為它粒徑太小,還未燒就很容易被吹出來了;還如,用天然石膏生產高強石膏的蒸壓釜,脫硫石膏就無法直接放入蒸壓;另外脫硫石膏粒徑分布非常狹窄,加工成熟石膏粉后,必須要對其進行粉磨改性、產生級差,才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凝結強度;而在粉磨改性中,碾壓力形成級差產生的改性效果不好,而劈裂力形成的效果*好,碰撞力次之;因此,改性磨的選擇要注意它的力學特點。
)高含水量 ,流動性差,只適合皮帶輸送。
()雜質成分上的差異,導致其脫水特性、易磨性及煅燒后的熟石膏粉在力學性能、流變性能等宏觀特征上的不同。
)脫硫石膏的產出在全國分布比較均勻,特別是石膏產品大量消費地的東部發(fā)達地區(qū)脫硫石膏的產量也很大,而且脫硫石膏的品位又很高,一般都在90%以上;這樣就彌補了我國高品位的天然石膏儲量小、產量低、其產品遠離消費地的重大缺陷。
脫硫石膏的利用原則
()堅持擴大利用、高效利用、清潔利用、物盡其用的原則,重點推進量大面廣、資源化潛力大的脫硫石膏回收與再生利用,合理延長產業(yè)鏈,開發(fā)高附加值的綜合利用產品,減少二次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
堅持市場導向原則,因地制宜,產銷對路,確定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的優(yōu)先發(fā)展領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成為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驅動力。
綜合考慮,脫硫石膏深加工生產線要與電廠煙氣脫硫系統(tǒng)有機結合,無縫銜接;同時脫硫石膏深加工生產不能產生新的污染源,盡可能利用電廠的余熱為熱源。
)脫硫石膏的直接利用
(經過干燥后可用作水泥緩凝劑;
)經過配制后可用作鹽堿地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