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蝸桿的加工
球面包絡蝸桿,又稱二次平面包絡蝸桿,弧面包絡蝸桿,直廓環(huán)面蝸桿等等。對于這種蝸桿的加工,主要的采用的原理是:刀具在一定的圓上按照一定的軌跡運行,蝸桿在繞自心的軸線旋轉,最后就加工成了一個成品的蝸桿。
講來十分的簡單,但是,在實際的加工的工作中,由于由于其加工的特殊性,就十分容易
的出現(xiàn)兩大類問題:1.檢測的問題 2.加工的問題
球面蝸桿的檢驗
球面蝸桿的檢驗,可以用專用的球面蝸桿檢查儀?;蛘邔S檬枪ぱb檢具。能方便的檢出齒形誤差,周節(jié)誤差等等數(shù)據(jù)。
也可以使用樣板來進行檢驗。但是,要求樣板的精度形狀等等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來支持。
球面蝸桿的加工問題
球面蝸桿在加工的工作中,十分容易的出現(xiàn)如下問題:
1 蝸桿的齒形的一邊厚,一邊薄 2蝸桿的齒形兩邊厚,中間薄 3 蝸桿的齒形的兩邊薄,中間厚,其實,以上的三種情況的出現(xiàn),都是不正確的,這三種情況的蝸桿與
蝸輪
都不能正確的嚙合,有時為了蝸輪蝸桿能進行基本咬合不得不研合,跑和,少者幾個小時,多著幾天,等將蝸輪蝸桿跑合好后,蝸輪的響應的齒厚已經(jīng)很薄了,并且,蝸桿的齒形與蝸輪的齒形已經(jīng)不是原來設計的齒形了。
其實,這種跑合的代價是:1損傷了蝸輪的應有齒厚。2蝸輪與蝸桿的齒形的失真。3齒形
的單邊嚙合,減少了蝸桿的承載能力近百分之五十。4蝸輪的齒形根部分出現(xiàn)了臺階,在
安裝的時候的中心難對正確。
他們的具體的嚙合缺陷分析如下:
a
,第一種情況的出現(xiàn),必然導致蝸桿的實際形成中心的不重合,在正常的嚙合中,只有靠
近理論齒厚的部分齒形進行嚙合。蝸桿的嚙合位置偏向齒厚薄的一端,而齒厚后的一端就
必然在嚙合的齒形之外,至于能進行嚙合的一端,也只限于齒厚合適的部分,齒厚薄的部分,齒形的兩邊都不接觸,這時的蝸輪副的承載能力下降到n。
n=總承載能力/參加嚙合齒數(shù),
并且,參加嚙合的齒形角有誤差。即一側有壓力角的接觸誤差,并且,蝸輪副的間隙很
快的就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