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是古代藝術之瑰寶的被稱之為“犧尊”的特殊青銅器。
這件青銅器高33.7厘米、長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頸和背脊上有三個孔,中間一孔套有一個鍋形器,可以取出。牛背上的三個空穴原來應該有蓋,但已經(jīng)缺失,牛尾也沒有了,只留下一個不規(guī)則的窟窿。從其特殊的結構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溫酒器:牛背上的鍋形其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裝于牛腹用來溫酒。此器形態(tài)穩(wěn)重,雖然四足矮短,但牛獸上充滿張力的雙角、圓瞪的雙目保持了真實感。這種器物在青銅器發(fā)展中可謂是“****,后無來者”。由于其造型與犧尊近似,而在考古和文獻中均未有合適的名稱取代,便也沿用舊稱把它命名為“犧尊”。上海博物館的這件犧尊集盛酒、溫酒為一體,為目前發(fā)現(xiàn)的青銅器中**的一件,為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
此尊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牛首、頸、身、腿等部位裝飾有以盤繞回旋的龍蛇紋組成的獸面紋,仔細觀察為獸面銜兩蟠龍,蟠龍的上半身從獸面的頭頂伸出,后半身被獸面的雙角鉤住并向兩邊延伸。在牛頸及鍋形器上飾有虎、犀牛等動物的浮雕,形態(tài)生動,鑄造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