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出食臺,是佛教寺院中常見的擺件。它通常由花崗巖、青石等堅硬石材雕刻而成,設(shè)計上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多以蓮花造型為臺,象征圣潔;中段為石柱,??逃信c施食相關(guān)的佛號或字句,如七如來等;下部則以蓮花為底座,寓意穩(wěn)固與吉祥。
?
石雕出食臺最初的起源與佛教中的鬼子母神有關(guān)。傳說,鬼子母神生有五百個孩子,她雖然對自己的孩子厚愛有加,但對別人的孩子卻極為殘忍。百姓們苦不堪言,最終求法于釋迦牟尼佛。
?
釋迦牟尼佛用法力將鬼子母神的一個孩子攝到佛缽里,鬼子母神因此哭鬧著尋找自己的孩子。佛祖借此機會感化她,說:“你愛你的孩子,但別人的母親同樣也會痛苦于自己的孩子被吃?!惫碜幽干癖贿@番話深深觸動,最終皈依了佛門,并成為了護(hù)法天神。
?
由于鬼子母神食量巨大,釋迦牟尼佛便命僧人們在吃飯時,將一些食物放在房前的一根石柱上,供鬼子母神食用。
?
后來,各地寺院紛紛仿效這一做法,在寺院大殿右側(cè)通常會設(shè)個小小的石雕施食臺,以體恤饑?yán)У谋娚_@種做法逐漸形成了傳統(tǒng),于是就有了石雕出食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