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指的是高頻及感應加熱技術,它目前對金屬材料加熱效率**、速度最快,且低耗環(huán)保。它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對金屬材料的熱加工、熱處理、熱裝配及焊接、
熔煉
等工藝中。
它不但可以對工件整體加熱,還能對工件局部的針對性加熱;可實現工件的深層透熱,也可只對其表面、表層集中加熱;不但可對金屬材料直接加熱,也可對非金屬材料進行間接式加熱。等等。因此,感應加熱技術必將在各行各業(yè)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感應加熱是指金屬受到頻帶由幾十赫茲到幾兆赫茲的高頻電場的激發(fā)后,在金屬表面或內部感應出電流并產熱的過程。
用感應電流使工件局部加熱的表面熱處理工藝。這種熱處理工藝常用于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時也用于整體淬火和回火。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蘇聯(lián)先后開始應用感應加熱方法對零件進行表面淬火。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感應加熱熱處理技術不斷改進,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
感應加熱熱處理的設備主要由電源設備、淬火機床和感應器組成。電源設備的主要作用是輸出頻率適宜的交變電流。高頻電流電源設備有電子管高頻發(fā)生器和可控硅變頻器兩種。中頻電流電源設備是發(fā)電機組。一般電源設備只能輸出一種頻率的電流,有些設備可以改變電流頻率,也可以直接用50赫的工頻電流進行感應加熱。
電源設備的選擇與工件要求的加熱層深度有關。加熱層深的工件,應使用電流頻率較低的電源設備;加熱層淺的工件,應使用電流頻率較高的電源設備。選擇電源設備的另一條件是設備功率。加熱表面面積增大,需要的電源功率相應加大。當加熱表面面積過大時或電源功率不足時,可采用連續(xù)加熱的方法,使工件和感應器相對移動,前邊加熱,后邊冷卻。但**還是對整個加熱表面一次加熱。這樣可以利用工件心部余熱使淬硬的表層回火,從而使工藝簡化,還可節(jié)約電能。
感應加熱淬火機床的主要作用是使工件定位并進行必要的運動。此外還應附有提供淬火介質的裝置。淬火機床可分為標準機床和專用機床,前者適用于一般工件,后者適用于大量生產的復雜工件。
進行感應加熱熱處理時,為保證熱處理質量和提高熱效率,必須根據工件的形狀和要求,設計制造結構適當的感應器。常用的感應器有外表面加熱感應器、內孔加熱感應器、平面加熱感應器、通用型加熱感應器、特型加熱感應器、單一型加熱感應器、復合型加熱感應器,熔煉加熱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