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杜英科杜英屬為杜英科杜英屬植物。又名山杜英、山橄欖、青果。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達10--20米。樹冠卵球形,樹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紅褐色。單葉互生,葉形為長橢圓狀披針形,竟端漸尖,基部漸狹,緣由淺鋸齒,脈腋有時具腺體,秋冬部分葉變紅。總狀花序腋生,花下垂,白色花瓣裂為絲狀。核果熟時略紫色?;ㄆ?--8月,果熟期10-12月。地理分布:產(chǎn)于我國浙江、江西、福建、臺外、湖南、廣東及貴州也有分布,上海園林中有種植。生態(tài)習性:性喜陽光,也叫耐陰。
耐寒,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對二氧化硫抗性強。園林用途:杜英樹冠園整,枝葉稠密而部分葉色深紅,紅綠相間,頗引人入勝,在園林中常叢植于草坪、路口、林緣等處;也可列植,起遮擋及隔音作用,或作為花灌木或雕塑等的背景樹,具有很好的烘托效果。還可作為廠區(qū)的綠化樹種。目前有些地區(qū)已應用為行道樹。2)育苗技術。山杜英幼苗期喜蔭耐溫,應盡可能選擇日照時間短、排灌方便、疏松肥沃濕潤的土壤作為圃地。播種前對圃進行深翻,施足基肥,每畝40擔腐熟廄肥或50擔堆肥,100公斤餅肥。每畝施粉狀硫酸亞鐵1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細致整地,筑床,床高20-25厘米,寬1.2米,床長根據(jù)地形而定,一般控制在15-20米內(nèi),苗床過長,不利排水,操作不便,超過20米時,應開中溝。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種。采用條播,條距20厘米,播種溝寬10厘米,每畝播種量7-8公斤,覆土厚度2厘米。為保持土壤疏松、溫潤,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出土,應用狼衣草覆蓋苗床,其厚度以不見泥土為度。30-40天后幼苗出土。適時揭去覆蓋物及時撥草。7-8月,在行間中耕除草3次,中耕后各施一次氮肥(以腐熟的人糞尿為好)。
供應杜英 杜英種子 杜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