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艾滋病職業(yè)暴露防護!
一、職業(yè)暴露的定義HIV職業(yè)暴露指醫(yī)務人員從事診療.護理等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皮膚或者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體液污染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況.
二、針頭刺傷與HIV感染被針頭刺傷后是否會感染HIV主要取決以于針頭是否被HIV污染,如果這個針頭被HIV污染了,就有感染的危險。
感染可能性大小與針頭的特性.刺傷的深度,針頭上有無可見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源患者的感染階段.以及被傷者的遺傳特性有關。
空心針頭較實心針頭感染的可能性大;刺傷越深,針頭上污染越多,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感染的可能性就??;如作為感染源的病人在被刺2個月內因艾滋病死亡,被感染的可能性則大。
三、怎樣避免職業(yè)暴露發(fā)生(自我防護——標準預防)醫(yī)務人員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原物質,醫(yī)務人員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yī)務人員面部時,應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fā)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yī)務人員的身體時,應當穿具有防滲透性的隔離衣。
不要用手直接觸摸暴露的皮膚、口唇、眼睛、耳朵和頭發(fā)等。如果有手部皮膚破損情況時,應盡量避免接觸血液、體液或粘膜,如果無法回避接觸時應將有破損的皮膚用創(chuàng)可貼等保護好后再戴雙層手套進行操作不要在用過的一次性注射針頭上蓋針頭套,不要用手毀壞用過的注射器。在縫合創(chuàng)口時,要特別注意減少刺傷。把用過的注射器直接放到專門的桶中,統(tǒng)一處理。
治療中盡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輸液器、試管、手套、隔離衣等。醫(y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者劃傷。
用后的污物必須進行及時統(tǒng)一消毒處理,以防止醫(yī)源性感染的發(fā)生。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針頭處理設備進行安全處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等醫(yī)用銳器,以防刺傷。
使用防護設施避免直接接觸血液、體液:根據(jù)可能接觸血液,體液量的多少,決定采用適當防護設施。包括:手套,口罩,防護眼鏡,隔離衣等。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不要把用過的銳利器具直接傳遞給別人。在進行侵襲性操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光線,盡可能減少創(chuàng)口出血。
勿將銳利廢棄物同其他廢棄物混在一起。勿將銳利廢棄物放在**可以接觸到的地方。
如何進行局部處理
如何進行局部處理(1)如是血液、體液等濺灑于皮膚粘膜表面應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來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如濺人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來水或生理鹽水長時間徹底沖洗。
如何進行局部處理(2)如發(fā)生皮膚粘膜針刺傷、切割傷、咬傷等出血性損傷,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部位的血液,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然后用清水、自來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0.2%——0.5%****.3%雙氧水等消毒創(chuàng)面.
因此,意外發(fā)生后,只要及時沖洗、消毒處理,必要時服用抗病**物預防性治療,這種感染的發(fā)生率將大大降低,不必過度擔憂和恐慌。如果心理壓力太大,可以找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幫您詳細分析所面臨的風險,亦可看心理醫(yī)生咨詢或與親密好友傾訴,以使心理壓力和情緒得到很好釋放。
堅持預防為主和安全操作雖然,目前有有效的藥物可以降低暴露后HIVAIDS的發(fā)生率,但也有失敗的報道,而且暴露后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是任何藥物也解決不了的,所以*重要的是防止暴露。堅持預防為主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因職業(yè)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重要措施。
——深圳綠之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