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要喝酒?喝酒與不喝酒有啥區(qū)別!
喝酒**是個技術活,而且是高難度的。
要具備以下條件才能喝出一場好酒:
會聊天,會看人,能熬夜,能早起,懂舍得,懂思想,懂娛樂,懂情調,還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別以為喝酒很容易,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
喝酒是一種文化交流、一種修養(yǎng)體現、一種高尚的情趣互動!連喝酒都不會,你能會啥? 喝酒是一種氣氛
你能想象一個酒場讓一個不會說話的人搞的非常無趣和沉悶嗎?如果喝酒的目的是為了喝醉,直接每人發(fā)一瓶,“吹”完散伙不就結束了嗎?就沒有必要費心勞神的選擇飯店、確定人員、選擇酒水,喝完還要安排活動……
看似小事,但是如果安排不妥當,就會事倍功半,花錢費時還不落好。比如選擇飯店,主賓喜歡什么口味必須要清楚,或者征求一下意見,這里面**顯個誠意,第二讓賓客合口愉快。山東人在喝酒時候,有一句順口溜: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膽量,四陪靠色相(你經常是幾陪呢?)。
主陪必須能夠能鎮(zhèn)場,要么和主賓地位相當,或者高于主賓,主陪的主要任務不是喝酒,而是說話和調節(jié)氛圍。
副陪的主要任務一般是喝酒或者結帳,也是喝酒的“發(fā)動機”,社會地位或者年齡一般都低于主陪,帶酒的次數要少于主陪。
三陪地位更低于副陪,不管能喝不能喝都要敢喝,如果輪到三陪帶酒時,一般就是兩口或者一口干一杯了。